《丹溪心法》
主乎温散。有卒中天地之寒气者,有口得寒物者,从补中益气汤中加发散药。属内伤者,十居八九,其法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只用前汤中从所见之证出入加减,必先用参、芪托住正气,气虚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参、芪之剂,如果气虚者,方可用此法。若胃气大虚,必当温散,理中汤相宜,甚者加附子。仓卒感受大寒之气,其病即发,非若伤寒之邪循经以渐而深也。
戴云:此伤寒谓身受肃杀之气,口伤生冷之物,因胃气大虚,肤腠疏豁,病者脉沉细,手足厥冷,息微身倦,虽身热亦不渴倦言动者是也,宜急温之,迟则不救矣。与热证若相似而实不同,凡脉数者,或饮水者,烦躁动摇者,皆热病。寒热二证若水火,然不可得而同治,误则杀人。
【附诸方】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