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溪心法》
水肿因脾虚不能制水,水渍妄行,当以参、术补脾,使脾气得实则自健运,自能升降运动其枢机,则水自行,非五苓、神佑之行水也。宜补中、行湿、利小便,切不可下。用二陈汤加白术、人参、苍术为主,佐以黄芩、麦门冬、炒栀子制肝木。若腹胀,少佐以厚朴;气不运,加木香、木通;气若陷下,加升麻、柴胡提之。随病加减,必须补中行湿。二陈治湿,加升提之药,能使大便润而小便长。产后必须大补血气为主,少佐苍术、茯苓,使水自降,用大剂白术补脾,若壅满,用半夏、陈皮、香附监之。有热当清肺金,麦门冬、黄芩之属。一方用山栀子去皮取仁,炒,捶碎,米汤送下一抄。若胃热病在上者,带皮用。治热水肿,用山栀子五钱,木香一钱半,白术二钱半,㕮咀,取急流顺水煎服。水胀,用大戟、香薷,浓煎汁成膏丸,去暑利小水。大戟为末,枣肉丸十丸,泄小水,劫快实者。
戴云:水肿者,通身皮肤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