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幼新书》第二卷云:叙初有小儿方,第一云云)
《小品方》云(《圣惠方》云《小品》曰黄帝言)云:凡人年六岁以上为小,十六以上为少(《病源论》《外台方》作十八以上为少)三十以上为壮(《病源》并《外台》作二十以上为壮),五十以上为老。其六岁以下经所不载,所以乳下婴儿有病难治者,皆为无所承据也。中古有巫妨(《病源论》者作巫方)者,立小儿《颅囟经》,以占夭寿,判疾病死生,世相传授,始有小儿方焉。逮于晋宋,江左推诸苏家,传习有验,流于人间。齐有徐王者,亦有小儿方三卷,故今之学者,颇得传授,徐氏位望隆重,何暇留心于少小,详其方意,不甚深细,少有可采,未为至秘。今博撰诸家及自经用有效者,以为此篇,凡百居家皆宜达兹养小之术,则无横夭祸。
《婴童宝鉴》云:初生者曰婴儿,三岁者曰小儿,十岁者曰童子,大小各异,且不可概用药也,必明消息形候,审定生死,察病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