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惠方》曰:夫小儿曩痢者,由秋夏晨朝多中暴冷之气。冷气折其四肢,则热不得泄,热气入腹,则变成曩痢,或作白赤。小腹胀痛,肌体壮热,其脉洪大急数,皆由冷热气相并连滞不瘥,故为曩痢也。
私谓:曩者,昔义也。连滞而经夏秋,久积故也。秋之痢病、泄泻,皆可谓之曩痢也。因凉气入腹所为也,大人小儿皆同。夏末可慎凉气矣。
《外台》《刘氏》疗小儿曩痢方,甚妙也。
甘草(炙) 茯苓(各一两二分) 人参 黄连(各一两) 厚朴(炙)生姜(各二分) 龙骨(二两)
上剉散。每服三钱,水一中盏,煎至半分,取麝香盐面少分作小丸,内下部中,然后可服此药。服药须眠卧。又本方,此七味作一剂,以水一盏,煎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