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源论》云:小儿䘌鼻之状,鼻下两边赤,发时微有疮而痒是也。亦名赤鼻,亦名疳鼻。鼻是肺气所通,肺候皮毛,其气不和,风邪客于皮毛,血气随虚处而入,停于鼻两边,与血气相搏成疮者,谓之䘌鼻也。
《子母秘录》治小儿鼻下两道赤者,名曰䘌鼻,亦名赤疳鼻。
上黄连末,用米泔洗鼻下,日三五度,傅之。
《圣惠方》又方:上研熊胆细末,以汤化调涂于鼻下。
茅先生小儿鼻下赤烂为鼻疳方。
青黛(炒,一钱半) 黄柏(末) 黄连(末) 杏仁(去皮尖,炒,各三钱半研) 轻粉(少许)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