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永甲午秋。访林子华。(良荣)偶于橱中。获其曾祖恒斋先生(良以)所辑梅雨考一编。予后以读诸书而所得。更续数则。
周处风土记曰。梅熟时雨。谓之梅雨。
陆佃埤雅曰。今江湘二浙。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汁。蒸郁成雨。其霏如雾。谓之梅雨。沾衣服皆败黦(郁)故自江以南。三月之雨。谓之迎梅。五月雨。谓之送梅。转淮而北则否。亦梅至北方多变而成杏。故人有不识梅者。地气使然也。
陈藏器本草拾遗曰。梅雨水。洗疮疥。灭瘢痕。入酱易熟。江淮以南。地气卑湿。五月上旬连下旬尤甚。月令土润溽暑。是五月中气。过此节以后。皆须曝书画。梅雨沾衣。便腐黑。浣垢如灰汁。有异他水。但以梅叶汤洗之乃脱。余并不脱。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