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热咳嗽,无妨。咳嗽多出肺经,非肺受风寒,即肺留毒火也。火熏涎液,液化为痰,故有嗽。治嗽以清火消痰为主,初发用苏解散(八)加黄芩、花粉,痘出齐,嗽渐止者,吉,盖毒已尽出于皮毛之外也。治嗽消痰,六日以前,宜于清解方中加花粉,七日以后,宜于补托方中加款冬。至于半夏、南星,则惟收靥时痰重者,方敢用之。
起胀时咳嗽,此时咳嗽宜减,不宜加,加则毒留于肺,主险,宜于化毒汤中,加桔梗、陈皮、款冬、花粉兼治之。亦有先不嗽,至六七日,偶感风寒而嗽者,表散其邪,其嗽自止。
灌浆时咳嗽,从前有嗽,至此热出皮肤,嗽宜退矣,若犹不退,肺中尚有客热,宜于内托剂中,加款冬、陈皮、桔梗。倘嗽愈甚,痰涎壅盛,痘又无浆,则毒火攻肺,将变失声,危甚。
结痂时咳嗽,痘若有痂无妨,须用桔梗、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