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诊小儿,既其言语不通,尤当以脉为主,而参以形色声音,则万无一失。小儿之脉,非比大人之多端,但察其强弱缓急四者之脉,是即小儿之肯綮。盖强弱可以见虚实,缓急可以见邪正,四者既明,则无论诸病,但随其证,以合其脉,而参此四者之因,再加以声色之辨,更自的确无疑,又何遁情之有?此最活最妙之心法也。若单以一脉凿言一病,则一病亦兼数脉,其中真假疑似,实有难于确据者,(张景岳)
小儿脉一息八至者平,九至者伤,十至者困。(《脉经》)
五岁以上,以一指取寸关尺三部,六至为和平,七八至为热,四五至为寒。(《正眼》)
小儿脉多雀斗,要以三部为主。若紧为风痫,沉者乳不消,弦急者客忤气,沉而数者骨间有热欲以腹按清冷也。(《脉经》)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