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节庵曰:经云:尺寸俱浮大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伤寒则发热恶寒无汗,伤风则鼻塞恶风有汗。(按:伤寒亦鼻塞,伤风亦发热。但伤寒热紧而无汗,伤风热缓而易汗。)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侠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又曰:不恶寒而作渴,此为在经。不恶寒反恶热,自汗出,大便难,此为在腑。(阳明气血俱多,故其脉长。)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而呕。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可汗而已。
尺寸俱沉细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咽干,或腹痛,手足温,自利,不渴。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