蛔厥之一证,又可氏所说,在胃实之际,兼见蛔厥也,故治胃热,蛔厥自愈,是发伤寒论之馀绪也,余顷年屡遇此证,从胃寒来者居多,其证不异厥阴篇所云,夫温病及热稍解,乃饮食应进,有忽发呕反不食,是属蛔厥,其证两顩潮红,下唇鲜红而干,时心烦臂热,或发热呻吟,时静默不语,或腹痛腹热,心下妨闷,时唾涎沫,其脉数而弦,若浮大,是其证候也,虽口舌乾燥,大便几日不行,宜陶氏安蛔汤,与汤数日,假令无其效,勿错虑于其间,是虫气之盛,而药力之未达也,有旬日方有效者,又有不过二三贴,而有效者,若腹痛不已,投剂无效者,宜甘草粉蜜汤救急。
此证每于热稍减之际而发,有与升阳散火汤证相似,几乎难别者,余常以舌胎之有无捡之,百无一失,理中安蛔汤方。
甘草粉蜜汤方
人参 术 茯苓 山椒 乌梅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