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不寐者,时主乎睡,而目不得瞑,纵刻意求寐,而偏醒者是也。
《灵枢经》曰: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矣。《素问》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六腑之海,其气亦下行。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下经曰:胃不和,则卧不安。大抵,心气不能下归于肾中,同胃气浮游于上,故目虽闭而不寐也《合参》。
或问年少多寐者何?曰:血足之故。然则老人、虚人、产妇之不能寐,非血少而何也?试观人有饮酒而能熟睡者,不饮酒,其夜即寤。盖酒能活血,而神得其所,故随寝而随寐也。凡人之神,寤则栖心,寐必归肾,心血少则不能归神于肾,故不成寐。然肾水虚,亦不能藏神于舍,尤不成寐。火以水为藏,心以肾为宫,水上火下,百骸始安《合参》。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