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米泔、炒米汤、籼米、籼秆)
味甘、苦,气平。种近百,各各不同,有早、中、晚三收,以晚白米为第一。凡使,新者动气,陈者下气。
主温中和胃,长肌肉,壮筋骨。煮汁,主心痛,止渴;合芡实作羹益精志,强耳目。常食干粳,令人不噎。
按:粳米,天生所以养人,非诸草木可比,其有益于脾胃所不待言,古人白虎汤、桃花汤、竹叶石膏汤用之,正恐寒凉之药,有碍中州,藉之为助正气,如此直截一言可了,好古之云,则多歧亡羊矣。
附:米泔,主止烦渴,利小便,凉血。风热赤眼,睡时冷调洗肝散、菊花散服之。
附:炒米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