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金匮要略》(以下简称《金匮》)作为是中医临床奠基之作,其首注本为元·赵以德所撰《金匮要略衍义》;嗣后,整个明代未见有注本传世,迄清代初期,先后有数位医家诠注此书,李彣即为其中之一。康熙年间,略早于李氏之徐彬《金匮要略论注》和程林之《金匮要略直解》,均有多种刊本;李彣编注之《金匮要略广注》,现仅存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刻本及抄本,故一般不易获见此书之全帙。今杜晓玲同志觅取康熙本之复印件,结合现存抄本予以点校整理,使这部早期具有一定学术影响的注本得以为广大读者所阅习,这无疑是为弘扬仲景学说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泛阅《金匮要略广注》,我认为此书具有以下学术特色。
书名「广注」,李氏引述前贤见解颇多。如书中征引徐之才、朱肱、许叔微、张子和、朱丹溪、王履、张兼善、赵养葵、楼全善、王三阳、喻嘉言以及妇科之郭稽中、武之望,本草之陈藏器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