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禀天地之气,由四时而生,与温暑凉寒,相为推迁。故必先明四时之脉,然后可诊有病之脉。《内经》云: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春弦,夏钩,秋毛,冬石,此之谓也。
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曰弦,反此者病。其气来实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善怒,忽忽眩冒而颠疾;不及则令人胸痛引背,下则两胠满。春以胃气为本,春胃微弦曰平,弦多胃少曰肝病,但弦无胃曰死,胃而有毛曰秋病,毛甚曰今病。
夏脉者,心也,南方火也,万物之所以盛长也,故其气来盛气衰曰钩,反此者病。其气来盛去亦盛,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盛去反盛,此谓不及,病在中。太过则令人身热肤痛,为浸淫;不及则令人烦心,上见咳唾,下为气泄。夏以胃气为本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