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古今医案按选
卷一   暑
清 · 王士雄
下载:古今医案按选.txt
本书全文检索:
       俞东扶曰:张洁古云动而得之者为中暍,为阳证;静而得之者为中暑,为阴证。以「暑」、「暍」二字析为两项,殊属不然。夫夏之暑暍,犹冬之寒冷也。若指暍为阳,指暑为阴,亦将派冷作阳,派寒作阴耶!《内经》云: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明以时令别其病名耳。病暑之有阴有阳,一如伤寒之有阴有阳,大顺散、冷香饮之类,实为纳凉饮冷,因避暑而受寒,固暑月之阴证也,非中暑也。所以罗谦甫治参政商公泄泻、完颜小将军斑衄二案,俱用热药,俱不名之曰中暑。吴球治暑月远行之人,直曰中寒,(三案俱见江选。)恐后世误以热药治暑,乃举病因以称之,诚为名正言顺。故以动静分阴阳则可,以暑暍分阴阳则不可,惟以脉证辨阴阳斯可矣。近世叶氏治暑,每用滑石、芦根、通草、白蔻仁、杏仁等药,以暑气从鼻而吸入,必先犯肺,故用轻清之药,专治上焦;其西瓜翠衣、鲜荷叶、鲜莲子、绿豆皮、丝瓜叶、竹叶、银花露等,皆取轻清以解暑邪之上蒙空窍,不犯中下二焦,殊有巧思。盖暑病必究三焦,非比伤寒,若来复丹、大顺散,案中偶一见之,又足征暑月阳证居多,阴证原少耳。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