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经》:「味苦,平。主痈肿疽创,散结气,止痛,除热,目中赤,小儿惊痫,温疟,女子阴中肿痛。」
《别录》:「甘,微寒。下赤白,杀火毒。」
〔考证〕敛,孙氏问经堂辑刻《本草经》如此,别本多作蔹。
寿颐按:敛,蔹,似古今字。然许氏《说文》云:莶,白莶也,或作蔹。《毛诗》:蔹蔓于野。陆玑《诗疏》:蔹似栝楼,叶盛而细,其茎叶煮以哺牛,除热。《尔雅》:⿰镸舜,菟荄。《玉篇》:⿰镸舜,白蔹也。则从草敛之字,由来亦古。《本经》谓一名兔核,苏恭谓蔓生,枝端有五叶,根似天门冬,一株下有十许。
寿颐按:蔓生五叶,与陆氏《诗疏》似栝楼时,兔核,以根形得名。⿰镸舜与蔹,兔与菟,荄与核,皆古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