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又曰:凡伤于寒而成温者,先夏至日为病温,后夏至日为病热。凡伏气之病,虽感于冬,将发时或又外感,必先头痛恶寒而后热壮。总之,无外感者,宜以黄芩汤为主。兼外感者,必加柴胡,及本经药,断无发汗之理。
仲景曰: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睡眠,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黄芩汤,呕者,加半夏生姜。若三阳合病,脉浮大,上关上,但欲眠睡,目合则汗。小柴胡去参、姜、半夏,加芍药主之。
少阴病二三日,咽痛,可与甘草汤,不愈,桔梗汤。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已上,心烦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