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不可以郁也。《经》云:人本于阴阳,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此寿命之本也。故肺气通于鼻,心气通于舌,肝气通于目,脾气通于口,肾气通于耳。卫气之行,一日一夜,五十周于身,昼行于阳二十五周,夜行于阴二十五周,是以平旦阴尽,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正以气之为用、无所不至,一有不调则气郁矣。郁则内闭九窍,外壅肌肉,在外有六气之侵,在内有九气之乱,而凡病之为虚为实、为热为寒,其变态莫可名状,治此者惟有调之一法。然自河间相传,咸谓木香、槟榔可以调气,陋矣!夫调者,调其不调之谓也。如邪气在表,散即调也,邪气在里,行即调也,实邪壅滞,泻即调也,虚羸困惫、补即调也。此外如按摩针熨,可以调经络之气,胜忧胜怒,可以调情志之气,穀食果畜,可以调化育之气,凡一切温清升降润燥缓峻之治,莫非调之之法,不独越鞠丸、逍遥散、神祐、承气诸方,为能治气之郁也。此气郁之治也。
血亦不可郁也。《经》云: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精藏于肾,所蕴无多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