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反胃症,王太仆曰:食不得入,是有火也,食入反出,是无火也。《经》云:脾脉微急,为膈中。食饮入而还出,后沃沫。
仲景谓:无气则营虚而血不足,故胸中冷,其脉多浮而涩,若浮变为紧,则上下脘俱亡血,为难治。暴病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汤主之。胃反吐而渴欲饮水者,茯苓泽泻汤主之。胃反呕吐者,大半夏汤主之。脉弱,小便利,身有微热见厥者,难治,四逆汤主之。
景岳曰:反胃当辨其新久,酒食情郁,无非内伤,初起者胃气未坏,犹可标本兼治,若病既久,则当专用温补。若寒在上焦,则恶心欲吐,此胃脘之阳虚也。唯姜汤最佳,橘皮汤亦可。寒在中焦,则食入不化,半日复出,此胃中之阳虚也。宜理中汤、温胃饮。有痰则用金水六君煎。寒在下焦,而朝食暮吐,或入久而出者,此丙火不能传化,盖命门之阳虚也,非六味回阳饮及理阴煎不可。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