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云:胃病则贲响腹胀,脾病则腹胀善噫,心主病则胸胁支满。寒气至则坚痞,腹满痛急,下利之病生矣。又曰:脾虚则腹满肠鸣,飧泄食不化。又曰:太阴司天,胸中不利,心下痞痛。
丹溪曰:痞满与胀满不同,胀满则内胀而形外,痞则内闷而外无胀急之形。有因误下而成者,有因气弱而成者。
东垣谓伤寒痞从血中来,从外之内,杂病痞亦从血中来,从内之外。有形者以苦泻之,无形者以辛散之。凡用气分药不效者,不知治血也。
刘宗厚曰:古方治痞,用芩、连、枳实之苦以泄之,姜、朴、半夏之辛以散之,参、术之甘温以补之,苓、泽之咸淡以渗之。果有内实之症,略以疏导。结胸是实邪,大陷胸汤;痞是虚邪,半夏泻心汤。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