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觉庐医话录存
正文   虚损须知
近代 · 卢觉愚
下载:觉庐医话录存.txt
本书全文检索:
       杨素园曰:「虚损之病,多由阴虚,其证无不潮热、咳嗽、吐血、减食。脉来细数者,治法固以滋阴清热为主,然滋而不滞,清而不寒,且时时照顾脾胃,方不犯手。但得脉象日和,饮食渐增,即是生机,至阴气已充,可以用参耆时,而其病已愈矣。」从古医书,专重扶阳,每云不服参耆者不治,脉细数者不治,岂知能服参耆之证,愈之甚易,固不劳诸公之畅发高论也。至阴虚而脉细数者,误服参耆,则阴竭而死,故古人皆谓不治。然调治得法,亦有生者,未可尽诿于不治也。至于景岳、立斋辈,亦有补阴之论,特专任重浊腻滞之品,机枢愈窒,去生愈远,使人愈信扶阳之说为不诬,而虚损之证,遂万无愈理。又《古今医案按》载叶香岩治黄公子劳病案,王潜斋辨之曰:「上损下损,皆以脾胃为扼要,固治损之大旨也。」然亦此人脾胃素弱,故病前先有泄泻,而病后调理,于天暑时服生脉散,独嘱云便溏则停也。设病肝肾真阴不足,能食便艰者,亦不能舍滋濡之药为治矣,故医者治病,必先辨证而后议药也。又《冷庐医话》载海盐寺僧,能疗一切虚损、吐血、劳伤、干劳之证。此僧不知《神农本草》《黄帝内经》,惟善于起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