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首页
中医古籍
中医图书
中医资料
教学视频
考试资料
其他资料
中医药数据库
您的位置 :
首页
前一篇
返回目录
后一篇
收藏本页
李氏医鉴
卷之十 肾泄多黎明所由论
清 · 李文来
下载:
李氏医鉴.txt
本书全文检索:
凡人之生,二五妙合之顷,识神依托是中,即揽父精母血,以为立命之基,遂成左右两肾。肾间动气,即道家所谓先天祖气是也,藏乎两肾之中,以肾属水,故称坎宫。以平人气象言之,此气至子后一阳生,生即渐渐上升,历丑寅卯辰巳,而六阳已极,则入离宫。午后一阴生,即白气变为赤液,渐渐降下至坎宫,复为白气,昼夜循环,升降不息,此即医家所谓真阳之火。道家所谓君火,即先天祖气,医家所谓为相火者是也。方此火之自下而上也,行过中焦,必经脾胃,则能腐熟水谷,蒸糟粕而化精微,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气化而出,是谓清升浊降,既济之象也。苟不慎摄生之道,不明正性之理,则必务快其心,逆于生乐,忧患以伤心,寒热以伤肺,饥饱以伤脾,多怒以伤肝,多欲以伤肾,则真气渐衰,精神日损,驯至子后,一阳不以时生,不能上升腐熟水谷,则糟无由而化,寅为三阳之候,阳气微则不能应候而化物,故天黎明而泄,其泄亦溏,俗名鸭溏,是为肾泄,亦名大瘕泄。昔人以四神丸治之,予加人参、莲肉,辄获奇效,盖人参补五脏之阳气故也。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44节临床把脉入门课
人体穴位精讲
2周舌诊速成
53种症状的心肺音MP3音频
经典古籍15000余本txt格式
皇汉医学丛书全集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十二经脉、督脉、任脉穴位动画362个
中医古籍txt格式1000余本
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
本书目录
前言
罗序
甘序
汪序
李序
自序
翻刻戒语
凡例
卷之一
头(附面项须发兼伤寒头痛)
面、䵟皯皰、酒刺
瘿瘤、瘰疬、结核
目
鼻
卷之二
口唇腮
舌
齿
耳(附冻耳)
咽喉、喉痹、单蛾、双蛾、乳蛾、缠喉风、喉痈、喉癣、重舌、木舌、诸哽、误吞(附津液)
声音
郁(兼气)
肩背胸膈(兼腹与少腹)
心腹胃脘痛(并虫啮心腹痛肠鸣雷鸣少腹)
卷之三
身体、四肢肩背、并诸痛麻木(遍身诸痛详论载前郁门)
诸痿、痿痹、痛风、麻木、筋急、拘挛
腰膝肾、水火命门阴阳论(附小肠气痛鹤膝风)
㿉疝、小肠气(腹痛曰疝丸病曰㿉附疳)阴囊并妇人阴蚀阴痒
脚
卷之四
脾胃
饮食、中食、不思食
感冒、寒热内外伤辨、瘟疫、暑暍约略(末附伤风解表发表论)
诸热(附解肌退热)
火
润燥(诸方散入各门)
湿热
噎膈、翻胃
卷之五
暑暍、伤暑、吐衄
积聚、癥瘕、痃癖
痞满、结胸
肿满、蛊胀
疸、黄汗
三消
虫
哮喘
呃逆、哕、呕吐
卷之六
吐酸、吞酸、嘈杂、醋心
痰(附五饮,稀为饮、稠为痰)
咳嗽
咳血、吐血、唾血、咯血、溺血、下血、以及诸血详论
肺痿、肺痈(附过饮、唾涕腥臭似痈痿方)
卷之七
疟
滞下
小便
大便秘结
泄泻、肠鸣、脱肛、脓血
肠风、脏毒、澼、痔瘘、脱肛
惊悸、怔忡、健忘
梦遗失精
淋浊(赤白)、溺血
汗(自汗、盗汗、兼伤寒汗后诸症)
卷之八
经
妊娠伤寒
妊娠、胎前产后等症安胎、催生(下包衣)收子肠(兼附疟痢并霍乱)
滞下
妊娠霍乱
崩带
乳奶、乳岩、乳痈、内外吹
小儿
疳积
走马疳
痈疡
杨梅疮
癣
跌打损伤、从高坠下以及斧刀箭伤
汤火伤
猘犬毒、蛇、蝎、蜈蚣、蜘蛛、蚯蚓、河豚、砒毒、蛊毒、菌蕈、药毒、食毒、酒毒以及种种诸毒
救急良方
卷之九
补养论
消导论
收涩论
理气论
理血论
用药加减约略
彼此相济主治约略
论寒因热用、热因寒用、正者反治、反者正治
病后调理服食
诸积及酒鱉、气鱉血鱉
卷之十
治法提纲
脏气法四时并四气所伤药随所感论
制方和剂治疗大法论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寒因热用、热因寒用、用热远热、用寒远寒论
通评虚实论
治阴阳诸虚病皆当以保护胃气为急论
诸病惟虚与火为难治论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药必因之、以为损益、误则杀人论
上盛下虚本于肾水真阴不足论
阴精阳气补益不同论
治气三法药各不同论
治血之法三各不同论
治吐血三要论
肾泄多黎明所由论
少年人阳痿因于失志不宜补阳论
痰饮药宜分治论
疟痢宜从六淫例治论
病由七情生者只应养性怡情发舒志气以解之不宜全仗药石攻治论
伤寒、瘟疫、痈疽、痘疹、疟疾诸病皆由实邪所发自里发出于表者吉由表陷入于里者凶论
五运六气之谬论
续补二卷
续补伤寒并杂方说
李氏医鉴续补杂方卷之一
续编新安汪石山先生伤寒大纲卷之二
附:休宁汪讱庵先生手授三焦命门辨
跋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