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驰远曰:少阴前后二篇,寒热迥别,治法亦大相悬殊,推其源头,标同而本不同也。盖肾中真阳素亏之人,阴寒是其本也,邪入少阴,则必挟水而动,而为前篇诸证,宜急温之,固不待言,其在太阳发表药中,亦早宜加附子以助阳御阴,庶毋逼汗亡阳之患也;若肾中真阴素乏之人,则必挟火而动,而为后篇诸证,宜从养阴退阳,固不待言,其在太阳发表药中,亦早宜加阿胶、地黄等药以回护真阴,方可得汗,否则阴精被劫,汗亦无所酿矣。
又曰:外邪挟水而动,阳热变为阴寒则阴盛,故但欲寐;外邪挟火而动则阳盛,故烦躁不得卧。嘉言先生论之详矣。
喻嘉言曰:炙之以火,助阳而消阴也,主之以附子汤,温经而散邪也。
●附子汤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