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熬) 虻虫(各三十个,熬去翅、熬即炙炒也) 桃仁(二十个,去皮、尖) 大黄(三两,酒浸) 上四味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再服。(苦走血,咸胜血,虻虫、水蛭之咸苦,以除畜血。甘缓结,苦泄热,桃仁、大黄之苦,以下结热。人之所有,气与血也。气为阳,气留而不行者,则易散,阳病易治;血为阴,血畜而不行者,则难通,以阴病难治也。血畜于下,非大毒駃剂,则不能抵当,故治畜血曰抵当汤。经曰咸胜血,去血必以咸,是以水蛭之咸寒为君。若走血、破血必以苦,是以虻虫之苦寒为臣。肝者,血之源,血结则肝气燥,以桃仁之润滑为佐;血结则凝泣,以大黄之荡涤为使。亮宸:此治太阳随经入腑,畜血豪坚之剂。故必桃仁以破其瘀,大黄以泻其热。但此硬满与结胸者不同,此之发狂与如狂者不同,是必以水蛭、虻虫蠕软□血之物,因其性而用之,无坚不破,然后桃仁、大黄能奏功也。第二证脉泥结,视沉微又甚,而多一身黄。盖血死而不行,不能荣华其身,故黄。此方峻駃毒烈,若非畜血于下,不可轻用。宇泰:按玩在字,则邪气为不传于里,非犹浅也。膀胱为太阳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