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药治通义
卷二   治当保护胃气
日本 · 丹波元坚
下载:药治通义.txt
本书全文检索:
       缪仲淳曰,夫胃气者,即后天元气也,以穀气为本,是故经曰,脉有胃气曰生,无胃气曰死,又曰,安穀则昌,绝谷则亡,可见先天之气,纵犹未尽,而他藏不至尽伤,独胃气偶有伤败,以至于绝则速死矣,穀气者,譬国家之饷道也,饷道一绝,则万众立散,胃气一散,则百药难施,若阴虚若阳虚,或中风或中暑,乃至泻利滞下,胎前产后,丁肿痈疽,痘疮痧疹惊疳,靡不以保护胃气,补养脾气为先务,本所当急也,故益阴宜远苦寒,益阳宜防泄气,祛风勿过燥散,消暑毋轻下通,泻利勿加消导,滞下之忌芒硝巴豆牵牛,胎前泄泻之忌当归,产后寒热之忌芩连栀子,丁肿痈疽未溃之忌当归,痘疹之不可妄下,(按泻利以下六句不确,勿必拘),其他内外诸病,应设药物之中,凡与胃气相违者,概勿施用,投药之顷,宜加三思,(神农本草经疏)。
       张叔承曰,曰气,曰血,曰精,曰津液,一或不足,当先理脾胃,若脾胃不和,食少不能生化精血,纵加峻补,不能成功,昧者但知四物养血,谓参术不可用,庸之甚矣,大抵邪之所凑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本书目录
简介
卷一
   用药勿偏执
   用药有四时之辨
   用药有方土之宜
   用药有贵贱之别
   老人用药法
   小儿用药法
   妇人用药法
   伤寒杂病治法之异
卷二
   治病求本
   治宜防微
   治有标本
   治有初中末
   治有缓急
   治有轻重
   治有先后
   治贵应变
   虚实治要
   治当保护胃气
   治不必顾忌
   治有随所得而攻
   治有不可正行
   反治
   探试
   外患当以意治
卷三
   方法大纲
   补泻要领
   攻补寒热同用
   五藏苦欲补泻
   气血调治
卷四
   汗吐下总说
   汗下寒热
   汗下迟早
   汗法大旨
   发汗不用燥药
   发汗不可太过
   虚家不可大汗
卷五
   下法大旨
   用下勿拘结粪
   下邪热不宜丸
   温下
   虚秘不可峻利
卷六
   吐法
   禁吐诸证
卷七
   补法大旨
   参附功用
   平补
   峻补
   补气补血
   补要阴阳相济
   补不宜凉药
   禁补诸证
卷八
   清法
   温法
   消法
   涩法镇法
   杀虫
卷九
   诸剂概略
   汤散丸
   酒醴
   
   
   熏蒸
   渍浴澡洗
   导法(导水 诸以外治内法)。
卷十
   方药离合
   方剂古今
   用方贵约
   古方加减
   方味多寡
   单方
   七方
   君臣佐使
   七情合和(配合诸说)。
   方剂分量
卷十一
   药分三品
   药性皆偏
   草石之异
   气味
   药性生成本原
   药性专长
   一药兼主
   功用大体
   引经报使之谬
   药宜精择
   药品生熟
   制药
   藏药贮拟法
卷十二
   煮药总说
   煮药水火
   药有别内汤中
   引药
   去滓再煎
   药滓再煮
   作丸散酒膏法
   服药节度
   服药多少
   服汤要温清
   服补泻汗吐汤法
   服药不必尽剂
   呕家服汤法(口噤)。
   小儿服汤法
   服丸散酒法
   服药不可与食相连
   服药禁忌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