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您的位置 : 首页
药治通义
卷十一   药分三品
日本 · 丹波元坚
下载:药治通义.txt
本书全文检索:
       陶隐居曰,上品药性,亦皆能遣疾,但其势力和厚,不为仓卒之效,然而几月常服,必获大益,病既愈矣,命亦兼申,天道仁育,故云应天,中 品药性,疗病之辞渐深,轻身之说稍薄,于服之者,祛患当速,而延龄为缓,故云应人, 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气,倾损中和,不可常服,疾愈即止,地体收杀,故云应地,(本草黑字)。
       按药分上中下,所以使人就三品之分,识无毒有毒之辨,在临处之际,易于择用,此神农已来本草之制,而唐宋以前,莫敢或易者矣,事物浸繁,三品混糅,至李濒湖著纲目,惩创太过,物以类从,毅然破三品之例,而每部徒立子目,于是本草之学坏,古制几乎从祧,今所以表隐居之言,不厌其赘也,(明李时珍作本草纲目,其名已愚,仅取大观本,割裂旧文,妄加增驳,迷误后学,此孙季逑校定神农本草经序中语也,盖李书肆意改旧,强立条理,故学者眩惑,奉为圭臬,不知援据驳杂,诬妄不一,孙氏之言,切中其病,仍附注于此)。
会员中心
资料推荐
本书目录
简介
卷一
   用药勿偏执
   用药有四时之辨
   用药有方土之宜
   用药有贵贱之别
   老人用药法
   小儿用药法
   妇人用药法
   伤寒杂病治法之异
卷二
   治病求本
   治宜防微
   治有标本
   治有初中末
   治有缓急
   治有轻重
   治有先后
   治贵应变
   虚实治要
   治当保护胃气
   治不必顾忌
   治有随所得而攻
   治有不可正行
   反治
   探试
   外患当以意治
卷三
   方法大纲
   补泻要领
   攻补寒热同用
   五藏苦欲补泻
   气血调治
卷四
   汗吐下总说
   汗下寒热
   汗下迟早
   汗法大旨
   发汗不用燥药
   发汗不可太过
   虚家不可大汗
卷五
   下法大旨
   用下勿拘结粪
   下邪热不宜丸
   温下
   虚秘不可峻利
卷六
   吐法
   禁吐诸证
卷七
   补法大旨
   参附功用
   平补
   峻补
   补气补血
   补要阴阳相济
   补不宜凉药
   禁补诸证
卷八
   清法
   温法
   消法
   涩法镇法
   杀虫
卷九
   诸剂概略
   汤散丸
   酒醴
   
   
   熏蒸
   渍浴澡洗
   导法(导水 诸以外治内法)。
卷十
   方药离合
   方剂古今
   用方贵约
   古方加减
   方味多寡
   单方
   七方
   君臣佐使
   七情合和(配合诸说)。
   方剂分量
卷十一
   药分三品
   药性皆偏
   草石之异
   气味
   药性生成本原
   药性专长
   一药兼主
   功用大体
   引经报使之谬
   药宜精择
   药品生熟
   制药
   藏药贮拟法
卷十二
   煮药总说
   煮药水火
   药有别内汤中
   引药
   去滓再煎
   药滓再煮
   作丸散酒膏法
   服药节度
   服药多少
   服汤要温清
   服补泻汗吐汤法
   服药不必尽剂
   呕家服汤法(口噤)。
   小儿服汤法
   服丸散酒法
   服药不可与食相连
   服药禁忌
文学100    中医资源网    心典资源网    二十四史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医疗、教学、科研及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电子邮箱:tcmfile@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11
Copyright @2020 中医文档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