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不足者,温之以气,气为阳,天之所以食人者也,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味为阴,地之所以食人者也,人受天地之中以生,阴阳不可偏胜,有偏胜,斯有不足,于是有补养之法,然必适平而止,不可太过,过则复为有馀,亦非中道也,常人之情,知补养为益,而不知阴阳欲其平均,故言补者,必专以金石灸炳为务,名曰补之,适以燥之也,是岂知补虚扶羸之道哉,夫男子肾虚,水不足也,凡补虚多以燥药,是不知肾恶燥也,女子阴虚,血不足也,凡补虚多以阳剂,是不知阳胜而阴愈亏也,况补上欲其缓,补下欲其急,五藏之虚羸,其补必于母,非通乎天地阴阳消息盈虚之道者,未易说此,(圣济总录)。
程若水曰,大抵人之虚,多是阴虚火动,脾胃衰弱,真阴者水也,脾胃者土也,土虽喜燥,然太燥则草木枯藁,水虽喜润,然太润则草木湿烂,是以补脾胃补肾之药,务在润燥得宜,随病加减,(医彀)。
黄锦芳曰,精不足,而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